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
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
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
诞生时间:19世纪40年代中期
【注】:唯物主义历史观服从于自身的历史运动规律,唯物主义历史观在早期的历史发展中,是不可能被任何人提出的,只有人类历史达到一定高度才会发现这样的规律。
西欧国家进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点:
英国 | 法国 | 德国 | |
---|---|---|---|
18世纪60年代 | 开始工业革命 | ||
1789年 | 资产阶级大革命 | ||
19世纪初 | 少数工厂 | ||
1825年 | 第一次全国性经济危机 | ||
1830年 | 七月革命 | ||
1831和1834年 | 里昂工人起义 | ||
1836年 | 开始人民宪章运动 | ||
19世纪30-40年代 | 完成工业革命 | 开始工业革命 | 开始工业革命 |
1844年 | 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|
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: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。
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表现:表现在消费上是,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( 产能过剩 )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趋势( 有效需求不足 )之间的矛盾;表现在生产上是,个别工厂企业 生产的有组织性 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( 市场无秩序竞争 )之间的矛盾;表现在阶级关系上是, 工人阶级 和 资产阶级 矛盾的尖锐化。
生产资料: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条件,即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,又称生产手段。
劳动资料:是指人用以影响和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的总和,包括生产工具、土地、建筑物、道路、运河、仓库、机器、设备、厂房等。
劳动对象:政治学上指在劳动中被采掘和加工的东西,可以是自然界原来就有的如地下矿石,也可以是加工过的原材料如钢材等。
【注】:马克思主义是时代产物的主要原因: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尖锐化提供了客观条件,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提供了阶级基础;客观条件和阶级基础为哲学、政治经济学、社会学学说实行变革提供了必要性,以及将这三者结合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的可能性。
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创新
对马克思主义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的学说:德国古典哲学、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,19世纪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。
德国古典哲学:18世纪下半期至19世纪上半期,资产阶级在其形成、壮大、革命时期产生的哲学,最高成果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。
黑格尔 费尔巴哈 主要成就 唯心主义辩证法 唯物主义 贡献 将辩证法用于研究人类历史 批判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 缺陷 辩证法和历史观是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的 历史观仍是唯心主义 马克思的应用 改造成唯物辩证法 吸取唯物主义基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哲学存在两个分离: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分离,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分离。
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:
- 时间:17世纪后半期(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)至19世纪初(工业革命后)
- 该时期特点:资本主义生产的生产方式已建立,但与无产阶级的斗争尚未发展
- 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
- 创始人是威廉·配第,发展人是亚当·斯密,结束人是大卫·李嘉图
- 作用:与封建主义斗争的重要理论武器,促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巩固
- 有价值的经济理论:劳动是价值唯一源泉,劳动的一般抽象,使用价值、交换价值和剩余价值,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关系和经济分析
- 缺陷错误:资本主义制度是符合人性、永恒不变的制度,资本主义经济规律是自然规律(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),价值理论中的矛盾和混乱
- 马克思的应用:严密论证了劳动价值论,在其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
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:
- 时间:19世纪上半叶
- 代表人物:圣西门、傅立叶、欧文,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
- 抨击资本主义制度,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阶段,而不是永恒的、最后的社会制度
- 合理部分:消灭旧式分工,消灭城乡、工农、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别,教育和生产劳动早期结合,社会权利由对人的统治转变为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,国家消亡
- 缺陷:否认阶级斗争,反对革命暴,多未来描绘规划带有很大的空想性质,认识不到无产阶级革命力量和历史使命,找不到实现未来社会的社会力量
- 马克思的应用:对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做了科学的预测和设想,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
【注】: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来自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,马克思主义经济政治学主要来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影响,科学社会主义主要来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。为什么说是“主要来自”,三个直接理论来源是同一历史时代的产物,相互联系、渗透、包含,三个直接理论来源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是相互交织的,都对其中某一个理论产生了综合的影响,只是主要影响是来自其中一个直接理论。
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除了上面三个直接理论来源之外,细胞学说、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,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尤为巨大。
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
- 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是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》和《德意志意识形态》
- 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《哲学的贫困》和《共产党宣言》